烈日炎炎似火烤
蔫了枝叶与禾苗
高处夏蝉不胜暑
咿咿呀呀唱知了
![]()
7月22日迎来了三伏天的中伏。
今天,7月23日,又迎来了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大暑,这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了。
![]()
“暑”就是热的意思,而“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大热,相比于小暑节气而言,这个期间的气温已经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在大暑节气期间,气候特点是:高温、高热、高湿,这样的天气也被称之为“桑拿天”。
![]()
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就足以看得出来这个期间的天气有多么炎热了。大暑到了,这么热的天,人极易中暑。那么,消夏防中暑该注意些什么呢?
![]()
一、大汗时“冲凉”易引发疾病
夏天,很多人热得大汗淋漓,回到家里马上用冷水冲凉来迅速降低体温。
大汗时“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收缩闭合,体内热量不能散发,不能起到良好的降低体温的效果。而冷水浇到身上,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可能引起感冒等疾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来说,突然受到凉水刺激,会加重病情。”
建议:一般人应选择温水浴,不仅让人清爽舒适,还不会诱发疾病。
![]()
二、气温超37℃打赤膊反而会更热
烈日炎炎,一些男士不顾形象打着赤膊出门,觉得透气、凉快。
“室外赤膊不是一个好习惯。”专家解释,人体的热量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一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热量。如果气温低于人体温度,赤膊会使人体加快散热。当气温接近和高于人体温度时,赤膊会加快人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当气温高于37℃时,穿一些软的、薄的、浅色的衣服,人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会相对少一点,比赤膊感觉更凉快。
![]()
三、猛喝冰饮易造成胃肠不适
夏日口渴难耐,一些人习惯买瓶冰镇饮料“一口闷”,以此来降温解渴。
市场上的饮料含糖分较高,偶尔喝一点常温的可以,但不能过量,温度也不能太低。胃适应食物的温度有一个过程,如果猛然喝大量特别凉的饮料,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壁中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不良反应,比如胃酸、胃疼。另外,大量喝冰镇饮料可能造成肠道不适。
![]()
专家表示,喝常温的白水或者开水解渴最好。运动量较大、出汗较多的人,还要注意补充能量和一定的盐分等,可喝一些运动型饮料。
![]()
四、天热过量运动易出现虚脱症状
网上有种说法称,趁着天热运动,能大量排汗,会更有效地减肥。这种说法对吗?
专家表示,通过运动减肥要适当。夏天通过单次剧烈运动快速减肥对身体有害,因为过度运动会导致身体水分过度流失,出现脱水和虚脱症状,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危及生命。剧烈运动加上身体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中暑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不适当的剧烈运动是导致中暑的常见原因之一。建议,夏天运动要避开气温较高的时段和高温、高湿度。
![]()
五、到旅游景区避暑度假。
与其在热浪滚滚的城市里、家里浪费电力吹空调,不如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到适宜的山水旅游景区避暑度假,享受夏日凉爽。目前中伏期间,正好是大中小学生的暑假,干部职工也可以调整年休,趁此机会,逃离城市的滚滚热浪,举家到山里避暑度假,不失为最佳选择。洛阳白云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清新,雨水充沛,这里有环境宜人高山森林氧吧,有碧波荡漾的白云湖、玉皇湖,有凉风拂面的九龙大峡谷和芦花谷,有中原极顶玉皇顶,白云悠悠,山高水长,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6摄氏度,是中原地区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
建议: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追求健康理想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人们其实应该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变化,适时调整调剂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时间,提升生活品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