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乡贤
从服务村民的好乡医到基层乡医群体的领头雁,靠的不只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基层乡医崇高使命的敬畏,26年来,闫金才立足农村,扎根基层,在最平凡的乡村医生工作岗位上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他不仅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患者除疾祛病,排忧解难,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更是将目光放到广大乡村医生这个群体上,提升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是他最为迫切的追求。
立志学医,扎根基层
丰收岗村有村民1275多人,位于开封市南郊搪瓷厂西南方向约3公里,2000年以前,村里既没有卫生所,也没有卫生人员,村民们有个头痛脑热的,最近的都要跑几里地到别的村或去市里的医院治疗,极不方便。
在闫金才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患有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经常去看病,来回奔波十分辛苦,懂事的他便立志学医,卫校毕业后,闫金才本来有在县医院工作的机会,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病患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经过多日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向当时所在的医院递交了辞职报告,回到村里盖起了一间小瓦房,自此,一张桌子、一张床,及诊断最初的老三样: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外加几十种药品的小诊室开张了,由此也开始了闫金才的村医生涯。
二十多年来,闫金才时刻坚守在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坚持做到村民看病随来随诊,随叫随到,为此,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他总是起早贪黑,甚至常常连一顿完整的饭都吃不上,很少能有时间陪陪家人,闫金才说,我既然干了村医工作,就下决定心要干好,虽然自己的生活缺失了很多,但是却收获了百姓的信赖,值!
精进医术,服务村民
刚开始村卫生所功能单一,条件简陋,来看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是本村的村民,经济收入都不高,作为乡村医生,闫金才心里非常明白在农村看病,一要服务好,二要疗效明显,三要收费合理,让他们看得起病,治得好病。就这样闫金才在村里渐渐地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认可。
闫金才曾收治的一位特殊患者,2003年因上消化道出血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诊断结果是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还有肝癌晚期,在医院住了几天,因为没有钱继续治疗,患者只好回家。一天深夜,患者家属打来紧急电话:“闫大夫您快来吧,我妈妈又吐血了!”他立刻拿起急救箱马上出诊。刚进屋因肝功能病变散发出来的肝臭就扑鼻而来,检查过后闫金才先给她挂上止血针及对症处理,一直守护到天亮,患者的病情稳定了才离开,考虑到患者病情和家庭经济情况,闫金才购买了很多资料学习,也千方百计找老师、专家请教,给患者制订了一套详细的诊疗计划,努力减轻他的病痛。
小病不去医,大病没钱医,这是很多农村病患的现状。从医二十多年来,闫金才接触了很多善良朴实的农村患者,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痛苦深有体会。为此,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并用心钻研了很多价格低廉、效果较好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来更好的服务当地村民。
抗击疫情,守护健康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闫金才和他的妻子肖海霞作为基层志愿者第一时间勇敢冲在了抗击疫情一线,认真做好基层防疫工作,疫情刚开始他们家及时给村入口检测卡点工作人员送去了84消毒液、口罩等常用药品,并给河南省红十字会基金会,开封市红十字会捐款,身为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儿子闫佳昌和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的儿子闫佳旭看到鼓楼区发出的青春战“疫”招募令后,积极响应鼓楼区的号召,投身“疫”线!他们的家庭先后被县区妇联和开封市妇联等单位评为开封市“和睦家庭”和开封市“最美家庭”,疫情刚开始,他就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捐款捐物,协调广药集团、河南大学一附院、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开封市中医院、开封市人民医院、开封市肿瘤医院、开封市一五五医院和爱心企业人士等,给开封南苑高速卡点、鼓楼区关爱中心、仙人庄卫生院、丰收岗村卡点等单位捐助20多万元防疫物品,分派给相关抗疫一线人员,谱写了抗疫赞歌,其开封红十字会疫情捐款证书还被开封市博物馆收藏。
图文:鼓楼区委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