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史研究主任龙登高应邀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题为《基层治理:清代与宋代的比较》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耿元骊主持。
讲座伊始,龙登高从共同点、差异性、常见的误区来提供比较研究的方法。他首先提到政府财政汲取的程度与方式影响基层治理模式,并且指出以财政指标衡量国家能力的话,宋代很突出,又从战争方面解释了宋代比较高的原因。龙登高认为,因为要从百姓身上更多地收税,所以政府的基层事务管得多,而管理事务的增多又导致官员增多,政府成本增加,因此就要实行变法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困难,并且分别以典的交易税、王安石变法、政府放贷等为例,通过比较宋清的基层官员来阐释这一情况。接着,龙登高详细介绍了政府与民间之间的中介主体,包括税收代理的牙人,准行政的里保群体和清代的士绅等,清代人口增多,出现了政权管理向基层渗透的趋势,而制度化的士绅角色是清代基层管理的高明之处,这种基层力量产生了一定制衡作用,有利于基层,也有利于国家能力。龙登高又介绍了宋清的基层公共建设,有宋代的官渡,清代的义渡以及桥梁、茶亭、道路、水利设施等,除了宋代的官渡政府看重津渡收入,其它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基层设施都由政府鼓励、民间主体提供基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得以建设。最后,龙登高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基层治理的制度与经济基础,他认为个体农户与民间组织的独立性是基层自治的前提和经济基础。宋代奠定的基层治理格局与模式,持续到清代趋于成熟,形成朴素的基层自治,政府也得以通过简明精要的官僚体系维持大一统。
龙登高积极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在场的师生皆受益匪浅。最后,耿元骊对本次讲座进行简单总结,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