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汽车 房产 视觉 视频 亲子 职场 数码 健康

焦点关注

旗下栏目: 焦点关注 消费 乡村振兴 美食 便民服务

《惠州一绝》诗词赏析

来源:开封河务局 作者:畅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6-25
摘要:《惠州一绝》诗词赏析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创作背景:苏轼因为“讥斥先朝”被贬到惠州,惠州在岭南,在当时看来是蛮夷之地,暑热难当,不宜居住,但苏轼却以超人的豁达情怀接受了这一现实,并且在惠州创作了很多伟大的诗篇。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赏析: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灸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苏轼随遇而安的胸怀和苦中作乐的心境。
  
  苏东坡在岭南时,除了关心自然风光和民情风俗以外,还与出家人交往频繁,诗文中就留有很多与僧人唱和的作品。这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了避世意识。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作者:畅丹
责任编辑:畅丹
首页 | 科技 | 汽车 | 房产 | 视觉 | 视频 | 亲子 | 职场 | 数码 | 健康

版权所有:汴京网 联系电话:13213159076
技术支持:开封企业网

电脑版 | 移动版